保濕是肌膚保養的根本之道
如果肌膚過度缺水,不只會出現細紋、暗沉,肌膚老化現象也會提早報到,更會造成角質層或皮脂層,因含水量或營養不足而受損,出現大塊皮質脫落(脫屑)或不穩定,進而引起肌膚問題,甚至感染發炎,產生不適
冬季常見皮膚症狀
- 冬季癢(缺脂性膚炎或乾燥性皮膚炎)
患者的皮膚普遍乾燥,有些人皮膚出現一片片如鱗片狀般,甚至龜裂開來,乾癢、脫屑,好發於中、老年人
- 脂漏性皮膚炎
是一種發炎反應,好發於皮脂腺 密集的區域,如雙眉、兩頰、前胸、頭皮。臨床上症狀包括頭皮屑、頭皮紅斑、及皮膚上有微癢,常伴有大 小不等的油膩性黃色脫屑或乾燥性白色脫屑,也造成美觀上的困擾,甚至會更進一步引起細菌感染。壓力、疲憊與季節變化,皆可能導致惡化,好發於秋季
面對皮膚乾燥問題,需要找出造成乾燥的原因,並透過正確的日常保養,由裡到外,才能達到真正有效的保濕。
知己知彼-肌膚結構
肌膚表皮由基底層向外分化與移動
最上層有皮脂膜,為一種天然屏障,覆蓋於皮膚表面,可使皮膚保持一定的濕度,並防止乾裂,又能賦予皮膚柔軟的彈性,對外皮脂膜中含游離脂肪酸,能夠抑制某些致病性微生物的生長,幫助皮膚預防感染及自我凈化的作用
下方角質層,其水分含量一般為20-35%,當水分含量低於10%的時候,則可能發生乾燥或輕微的皮膚脫屑現象
正常的角質層,在代謝過程中也會含有多種天然保濕因子,其可以從基底層抓取水份,使表面呈現保水狀態,並讓水分留在角質層,維持皮膚表皮健康
皮膚缺水嗎?
臉部來說,要是臉上自然光感變得黯淡,有可能為缺水的徵兆
而肌膚出現類似風乾橘子皮或脫屑,則可能為油水皆缺乏
運籌帷幄-保濕黃金三要素
一、首先保持基底層的水分充足
身體脫水的時候,皮膚基底層的水分會變得比較少一些,多喝水及含有足夠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蛋白質,可讓基底層的水分維持在70%左右的比例,幫助水分停留並被細胞被利用
- 喝水的方式:慢慢喝、小量喝、隨時喝,不要等口渴才喝
二、確保皮脂膜完整
- 避免泡湯、洗過熱的水或洗過久
- 清水或溫和性清潔產品,如胺基酸潔顏配方產品
- 不過度清潔、去角質
- 洗完臉及洗完澡後,立即擦乾,必要時依據膚質塗抹保濕劑:
- 油性膚質,適合使用清爽的保濕凝膠或乳液
- 局部出油,像T字部位,而兩頰偏乾燥的人,可考膚分區使用清爽保濕凝膠或乳液(T字部位),及含油的乳液或乳霜(兩頰或其他乾燥處)來保濕
- 乾性膚質則要選擇鎖水成份比例高一些的保養品,像是乳液、乳霜等
避免含有酒精、果酸、水楊酸等成分,會刺激臉部肌膚,或是過度去除角質,使肌膚變脆弱
三、保持天然保濕因子充足
- 使用含有天然保濕因子如: Aquaxyl ™ 深層活水因子及表層鎖水因子(複合神經醯胺)的護膚產品,有效幫助皮膚補水+鎖水
- 飲食上注意均衡,足夠的營養攝取,或使用營養補充食品輔助,幫助提升保護力,如綜合維生素、藍藻、維生素C、蛋白質,幫助維持營養均衡,另外可增加攝取,益生菌幫助調節腸道環境減少身體負擔,魚油幫助減緩發炎反應,維生素D活化免疫防禦機制,降低感染發生風險
- 避免過多脂質及精緻糖,會使新陳代謝變差,妨礙維生素吸收轉化,影響肌膚老化暗沉
- 充足的睡眠,約6-7.5小時,睡覺後的三小時會分泌出對肌膚很好的荷爾蒙,所以深層的睡眠對肌膚保養也相當重要